欢迎您光临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

黑龙江省小儿脑瘫 黑龙江省小儿脑瘫
 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

周一至周五白天  0454-8623769
周一至周五白天   0454-8623636

当前位置:
首页
>
>
>
“开卷有益”党员读书心得---学生支部1

党群关系

党群关系栏目

“开卷有益”党员读书心得---学生支部1

  • 分类:创先争优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7-03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黎明前的血战》读后感          康复一班      王瀚宇  13210140101 翻看着这部4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我不禁感慨万千。这部作品用鲜活的文学形象,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佳木斯1945年8月至1946年10月这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作品填补了那段历程中没有纸质文学作品的空白。确是可喜可贺!《黎明前的血战》记述的是一段血雨腥风的岁月。艺术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投降后

“开卷有益”党员读书心得---学生支部1

【概要描述】《黎明前的血战》读后感          康复一班      王瀚宇  13210140101 翻看着这部4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我不禁感慨万千。这部作品用鲜活的文学形象,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佳木斯1945年8月至1946年10月这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作品填补了那段历程中没有纸质文学作品的空白。确是可喜可贺!《黎明前的血战》记述的是一段血雨腥风的岁月。艺术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投降后

  • 分类:创先争优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7-03
  • 访问量:0
详情

《黎明前的血战》读后感

          康复一班      王瀚宇   13210140101

 翻看着这部4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我不禁感慨万千。这部作品用鲜活的文学形象,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佳木斯19458月至194610月这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作品填补了那段历程中没有纸质文学作品的空白。确是可喜可贺!

《黎明前的血战》记述的是一段血雨腥风的岁月。艺术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奉命开赴东北龙翔县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武装,在敌我力量对比异常悬殊的情况下,围绕着争夺政权同国民党特务及政治土匪而进行的一场殊死大搏杀。

我觉得人民决定成败就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它令我想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家喻户晓的谚语,同时也是毫无疑问的历史规律。这部作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写毛泽东的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战场上的所向披靡,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大生产运动,写山东战场、东北战场,支前百姓浩浩荡荡的队伍。与此对比的是,国民党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的种种现实。广大人民的倾力支持使得这场战争成为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

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奇迹。内战初期,国民党各个方面的实力都大大超过共产党。在军事方面,国民党军队达470万,美式装备;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只有127万,且装备简陋,只是小米加步枪。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当时的世界,都认为这场战争的胜负没有悬念。可战争却在短短的4年里来了个大翻盘,令所有人膛目结舌。国共军事力量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以弱胜强取得最后的胜利呢?然而这一切根本无法用军事理论去解释。但偶然中体现的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团结了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先进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一切革命力量,实行了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一系列政策。

时至今日,往日的战争风云已经烟消云散,但是,我们绝不能忘了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而不是乐不思蜀。现在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国家的安宁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佳木斯东北小延安》有感

康复医学院*护理学院 李孝楠

我是辽宁人,如今在佳木斯生活了四年,现在即将毕业于佳木斯大学,马上离开黑龙江,毕业后回到辽宁去工作开始新的生活 。四年的生活其实佳木斯就是第二个家,这里的超市、商场、天气等等我都格外的熟悉,这里的一切我有太多留恋。于是,在这个阳光明媚5月的佳木斯,我读起了《佳木斯东北小延安》。

在书中我了解到,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有一块冲积平原,人们称为三江平原。在三江平原的腹地,有一座我国最东北部的中心城市——佳木斯。长期以来,佳木斯人民在这块丰腆秀美的上地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书写出可歌可泣的优美华章。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中有8个军在这里活动过,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后,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革命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

说到东北小延安,就让我想到东北小延安精神。具体表现有:(1)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是东北小延安精神的首要特征。东北沦陷期间,佳木斯的匪患就异常猖獗,东北解放后,更是形成了庞大的土匪势力。据统计,当时合江省境内共有数十股,共二万余人,超出我军人数十余倍,主要盘踞在勃利、林口等10余县,完全处于敌强我弱态势。这些土匪穷凶极恶、为非作歹、破坏交通、攻城掠地,如郭清典匪部在密山一次就杀害群众200多人,他们疯狂地屠杀百姓,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执行毛泽东关于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合江军区全线出击剿匪。东北的冬天是异常的寒冷,气温常在零下三、四十度,战死的、冻死的、冻伤的不计其数。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人民解放军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与土匪进行了英勇的战斗。他们穿森林、爬雪山,在冰天雪地到处追击土匪,经过两年零四个月,共击毙、俘虏土匪近两万余人,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扫清了障碍。(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东北小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19483月,中共合江省政府发布《生产动员令》,号召全省党政军民紧急行动起来,全力进行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取得了较大收获。为防止水患,保护农田,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政府动员群众利用农闲兴建水利工程,组织42万人修筑了120道防水堤坝,挖顺水沟90条,全部工程近千里,使9万垧土地受益。为改变农村技术缺乏、生产落后的状况,全省各地还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措施,推广优良品种、增施粪肥、精耕细作、推广新式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和劳动效率。此外,还组织动员城市移民下乡,截止到1948年初,佳木斯市就有1913户共7363人移民到各县,支援农业大生产运动,仅这一年,全省粮食产量就高达80万吨。农业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不仅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更繁荣了根据地的经济。(3)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19465月,为了解决农民的粮食和吃饭问题,按照中央五四指示和东北局七七决议精神,合江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土地改革,成为全国最早开展土地改革的地区之一。在平分土地的工作中,各地群众不断创造出分地新方法。桦川县二区贫雇农创造的个人要,大家评的分地方法,被大多数村屯采用,合江省委将此方法推广到全省。针对出现侵害中农利益的现象,张闻天在深入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依靠贫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孤立小地主,重点打击大地主和恶霸的方针。全省平分土地50余万垧,广大农民获得彻底翻身解放。在土改期间,张闻天亲手撰写了《分地办法要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农民》、《对土地问题的意见》等文章,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重大理论、政策问题,为全国土地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丰富了党的理论宝库。
  合江省委十分重视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并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和改革创新。例如,在公营企业中鼓励职工努力生产,支援前线,整顿内部,进行民主管理改革,在私营企业中推行劳资合作分红制,对商业进行民主改革。这些大胆的创新举措不仅对促进佳木斯地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还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4)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佳木斯人民爱国情操和崇高风范的具体体现。解放战争时期,合江人民积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前线以有力支援。在兵员方面,194649月,合江军区输送兵力6500余人。19477月上半月,就有7000余名青年入伍。1948年,合江军区组建了4个独立团,共有11420人补充长春前线。从19469月到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合江省先后有62000余名青年参军,充实主力部队。在战勤支前方面,家家户户齐出动,踊跃地参加战勤支前活动。他们出动担架队、大车队奔赴前线,抬担架、救护伤病员,运送军火物质,筑工事、修道路,创造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据统计,从19477月至19486月,合江人民共出动大车734辆、马2286匹、民工9638人。在征购军粮方面,合江省广泛发动群众,合理征收公粮。仅1947年的半年时间里,全省就完成支前公粮14万吨。在辽沈战役决战期间,合江人民节衣缩食,厉行节约,全省每人就献出半斤干菜,16个县市共献出55万斤。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合江省妇女做军鞋70万双、军衣35万件,出动8万民工参加战勤,涌现出许多拥军爱民、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事迹,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

利做出了贡献。

    虽然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但东北小延安的精神确是一直值得我们党员同志学习的。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更要做个严于律己,自立,创新,有魄力,懂付出的年轻人。

 

两学一做读书体会

  康复医学院  刘红伟

  通过这几天的系统学习,温故了党章,细读了有关党规党纪,同时也观看了反腐警示片,心中有一种感觉,感觉作为一名党员,就是手拿着权力的双刃剑,站在悬崖边上挥舞。如果心中没有对党章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很有可能被权力这把双刃剑所伤而摔下悬崖,重者一命呜呼,轻者遍体鳞伤而深陷党纪国法的深渊成为囚徒。

  何谓“敬畏”?敬者指尊重,畏者谓害怕。没有对党章的尊重,必然会产生特权思想、骄横之气没有对党规党纪的害怕,必然会产生侥幸心理、邪恶之念。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欲所欲为、无法无天。造成在工作生活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喝就吃喝现象。这样的党员领导干部,迟早会应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最后会把自己送进党纪国法的囚牢里。

  作为一名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就是为了明确自己的身份,加强宗旨教育,提升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就是为了让自己懂得 “党章是规矩,党规党纪是底线”,应当死死牢记在脑子里,融合到自己的灵魂中,才会常怀敬畏之心,做到工作生活里不破规矩,不松底线。

  当今社会特点是形势错综复杂,诱惑形形色色,作为一名党员,如果不常怀敬畏之心,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被裹着亲情、友情的糖衣炮弹击中。所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要做到二个字:常与长。经常学和长期学,除了温故知新外,最主要的是强化敬畏之心。

      红岩》读后感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首出自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中的《我的“自白书”》一诗,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红岩》中成岗的现实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著名诗篇。19491028,陈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牺牲时年仅26岁,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对党的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半个多世纪匆匆过去了,然而站在新世纪的开端,我们蓦然回首,诗歌孕育的那种激情澎湃的豪情依旧未变,它随着涛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荡起涟漪翩翩。
《红岩》的作者是杨益言和罗广斌。杨益言是19489月被捕的,关在重庆渣滓洞。他和关在这里的近300多名革命先烈,受尽了严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当时,年仅23岁的杨益言刚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胸怀救国之心回到故乡重庆,就被国民党特务盯住了。他是渣滓洞监狱中在19491127国民党特务大屠杀前被亲友多方营救出的幸存者之一。罗广斌是由江竹筠(江姐)介绍入党的,被捕以后被关押在白公馆。就在194911 27日深夜军统特务先对渣滓洞进行大屠杀时,由于兵力不够,他们把白公馆的所有看守特务人员抽调到渣滓洞集中起来屠杀共产党人,在白公馆特务空虚的情况下,罗广斌等18 名革命同志趁机逃出了敌人的监禁。亲身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并且作为幸存者和最直接的见证人,这两位作者在1959年写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整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加以集中、提炼、进行艺术再创造,以3年的艰苦创作写出这部气势恢宏的长篇小说《红岩》。
《红岩》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1948年,国民党的统治下的中国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临行前江姐嘱咐甫志高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发现郑克昌行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不听劝告,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和刘思扬等人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却纷纷落空。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使出了许多包括限制供水、供食等阴险手段。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乘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叛徒甫志高带着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进了渣滓洞。在狱中,她受尽了严酷的折磨。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到了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使出了“假和谈”的阴招。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也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共产党员刘思扬是其中的一个。在刘思扬被送回刘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人潜入刘家,说他受区委书记李敬原的委派,前来了解狱中地下党的情况。正当刘思扬对此人怀疑时,李敬原派人送来情报,揭穿了这个伪装特务郑克昌的真面目。刘思扬来不及转移,被抓起来关进了白公馆。郑克昌在诱骗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进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阴谋,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险恶的特务。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取得了关系。同时,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当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黎明。
《红岩》记述的是1948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小说的主要情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在这样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对酷刑的描写,但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力量的较量。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严酷的肉体摧残,但在由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在狱中斗争的中心线索之外,小说还以地下党组织的城市运动与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做为另外两条支线,这三条线索融合成一个整体,揭示了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密控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将生命化为胜利的高尚风貌以及反动派在濒临灭亡之际垂死挣扎的种种丑态。在情节的构造上也独具的匠心,作者没有去追求离奇的情节,而是重点把活动天地极为有限的狱中斗争写得迭宕起伏。作者善于安排事件的突变,善于在斗争的尖锐处用笔,这使得在情节的转折变化中,人物的精神鲜明地显现出来。在人物的塑造上,《红岩》没有采取围绕一个中心人物贯彻始终的手法,而是围绕着狱内、狱外复杂的斗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英勇坚强的许云峰、江姐,充满传奇色彩的“双枪老太婆”,疯老头儿华子良、天真可爱的“小萝卜头”等,都已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典型形象。作者将这些人物放置于具体的事件当中,通过对具体细节、行动的刻画而将不同的个性鲜明地呈现出来。江姐就是这众多典型人物形象中的一个。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如她第一次出现在成岗家里,就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干练的特有风度。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顿时热泪盈眶,禁不住要痛苦出声。但她以想到当时的处境和新的战斗任务很快就控制了悲痛的感情,更英勇的投入了新的战斗。作者细腻的写出了作为妻子的江姐所具有的丰富感情,写出了她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被捕后,她经受了更大的考验,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无比高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人不禁声泪俱下。
小说《红岩》问世以后,不久就被搬上了舞台和屏幕,还被绘制成连环画,可见《红岩》的深入人心。邓颖超同志在1985年重回重庆时,激动地写道:“红岩精神,永放光芒。”19914月,jzm总书记视察重庆时,特地参观了红岩村纪念馆,题下“发扬红岩精神,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的词句。1996年的红岩图片展览,在全国引起空前轰动,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无不为红岩精神所吸引,所感动,所激励,所振奋。
捧起《红岩》便爱不释手,我全部的身心都被它所深深吸引,即使将他读完,头脑中仍时时会浮现剧中的人物形象。“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的英雄志士用鲜血换来的果实,血染红岩,才挣得今天的安居乐业。我要衷心的感谢《红岩》,不仅因为它为我树立了榜样,更由于它使我深入的体味到什么是光辉的历程,什么是血染的风采,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珍贵的青春,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与认识!
凶残的敌人最终失败了,我们的革命先烈用“顽强的精神”与“不屈的气节”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胜利之歌!所有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而牺牲的先贤们,不管岁月如何改变,你们将永远是赤子心中恒不褪色的“红岩”!

                                                                                      宋军莹

 

东北小延安精神心得体会

  在松花江、黑龙江、鸟苏里江汇合处,有一块冲积平原,人们称为“三江平原”。在“三江平原”的腹地,有一座我国最东北部的中心城市——佳木斯。长期以来,佳木斯人民在这块丰腆秀美的上地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书写出可歌可泣的优美华章。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中有8个军在这里活动过,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后,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革命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   东北小延安精神的内涵: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自力更生、勇于奋斗的创业精神;   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苏俊婷

 

《佳木斯东北小延安》读后感

 

   波澜壮阔的东北解放战争中,党中央提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除派两万名干部,10万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进军东北外,延安各大学、学院,各文化教育、新闻机构,各文艺团体告别延安,东渡黄河,挺进塞北。东北书店总店在战火硝烟中辗转来到佳木斯,驻足长达3年之久。它是中国共产党转变为全国执政党之前创办的最具活力、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印行了大批书刊,成为东北革命文化摇篮中一朵光彩艳丽的奇葩,被誉为自由光芒的来处中光辉的一束。

一本本泛黄的书籍,记载着佳木斯光辉的一页,也在人们面前翻开了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那一段历史……

珍贵的八大原件

   展览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珍贵的,是东北书店的八大原件

认真做好出版工作,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新华书店东北总分店《出版与发行》中的题词,寄托了伟人对文化工作的殷切希望。

194736,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陈云到佳木斯的时候,听取了当时佳木斯的工作情况,并就如何做好土改工作给中央政治局报告的原件。

秧歌剧本《军爱民,民拥军》《拥爱模范》,是迄今在全国最早反映双拥题材的出版物。

19469月印行的张如心所著的《毛泽东思想及作风》,是我们党内出版的最早关于论述毛泽东思想和理论的专著。

萧军,东北作家群著名代表,19471月,在佳木斯为重印的《八月的乡村》写下了《新版前记》。

1946年冬,著名作家刘白羽在东北日报《奇迹在出现》中感慨地指出:如果说自由的光芒在那些地方,光芒的来处却是佳木斯。

脍炙人口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是著名作曲家马可1948年到佳木斯发电厂、佳铁机务段体验生活,于5月中旬创作出的不朽名作。

1948年,东北书店在佳木斯出版的中篇小说《夏秋红》,是东北解放区第一部原创小说,也是第一部收入高中教材的书籍。

多彩的中外名著

   解放战争的硝烟,火热的斗争生活,土改运动的风暴,人民群众的实践,为革命作家、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源泉。战斗、工作、生活在东北文化摇篮中的文学艺术家们,都亲身经历了这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斗争,在实践中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激发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创作了大量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优秀作品。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江山村十日》《铁流》《延安归来》《毛泽东传》《林家铺子》《甲申三百年祭》等名著。当时,东北书店还翻译了大批外国名著,如《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逃亡者》《日日夜夜》《灯塔》等,这些中外名著由东北书店总店出版发行,提升了出版品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双拥传统的来源

   我市是全国闻名的双拥模范城,从展览中人们知道,我们的双拥传统来源于东北小延安时期。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我们

 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

24小时问诊电话

0454-8623769(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54-8623636(周一至周五17:00-8:00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全天)

黑龙江省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二科:
0454-8623634
小儿神经科:0454-8623597
儿童保健科:0454-8623761
医务科/护理部:0454-8623769
办公室:0454-8623646
医院地址:中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德祥街419号(查看地图)

关注我们

 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

扫一扫,关注我们公众号

©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       黑ICP备1400396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哈尔滨